10月以来,随着新年度棉花陆续上市,棉花价格再度出现波动,与此前的价格暴涨形成对比,国庆假期后棉花价格出现下跌。以棉花期货为例,10月当月跌幅达10.87%。相较于往年10月份走势,记者发现,2020年10月涨幅13.36%,2021年10月涨幅6.71%,2022年10月跌幅6.97%,今年棉花期货月度跌幅最大。截至11月1日,棉花主力2401合约暂时报收于15665元/吨,跌幅0.82%。
与此同时,国内由于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基本结束,下游企业采购意愿降低,而且商业库存水平提高,纱厂订单稀少,需求难有改善,走货缓慢,这进一步导致棉花行情高位下跌。业内人士表示,截至9月底的棉花商业库存量为131万吨,储备棉目前仍未公布何时停止轮出。因此,整体来看当前棉花供应相对充裕。
受棉价大幅下跌影响,以及部分沿海地区轻纺市场/棉纱经营商开启降价抛货模式及纺企累库率不断上升、现金流持续趋紧等等利空施压,近几日少数规模以上棉纺厂也被迫较大幅度下调出厂价,试图抓紧出货回笼资金。
江苏、山东、湖北等地部分纺企棉纱出厂报价有800-1000元/吨的下调(40S以上高支普梳/精梳纱降幅稍大),其中C32S高配包漂纱报价已跌至24000-24500元/吨,C32S中低配棉纱出厂价23500-24000元/吨,与当前内地库“双28”(或单29单30)新疆机采棉公重报价价差降至6500-7000元/吨。徐州某纱厂表示,虽然从即期花纱价格来看,棉纺企业产销基本处于持平状态或有限亏损,但考虑到企业大多有20-30天(大中型纱厂30-60天)原料库存,不仅原料补库期集中在郑棉主力合约17000-17500元/吨的高位区间,而且棉纱出厂价下调超过1000元/吨,因此亏损面并没有随棉花期现价格大幅下挫而明显好转,再加上棉纱贸易商持续降价抛货、“堰塞湖”有崩塌风险及整个棉纺织服装行业即将步入淡季等影响,部分中小纺企又陷入新的困境。
如山东泰安某10多万锭纺企,为维持开机率,本周下调棉纱出厂价500-1000元/吨(50S及以上高支纱厂因出货较差,库存持续升高,降价幅度偏大),期望实现“以价换量”。业内分析,随着大中型纺企加入降价跑货、去库行列,再加上棉纱贸易商对有限订单的“截胡”,小纱厂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的越来越小,11、12月份继续下调开机率甚至阶段性停产的概率明显上升。